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欲望/願景/夢想催促著我們的身體
那是在無邊無際的無意識海洋中我們唯一可立足的甲板
這甲板毫無顧琢的順著海流在未知與無限中任意漂流
確一點點的立足地,又是我們唯一能夠決定自己方向的場景
我們的身體勉強地站在這毫無穩定可言的地表望向海平線消失的彼端
極盡可能的將自己的身體延展,不斷逼使自己迫近那遙不可及的夢
我們不斷的將自己的手臂身長,伸出甲板的範圍,但我們的手臂就只有這麼長
即便彎曲整個身體也不過只能伸出甲板一公尺左右吧?
對於整片海洋而言,這一公尺又能做什麼呢?
對於遙不可及的夢,這一公尺又能夠減少多少距離呢?
但那已經是我們的所有,一切努力都只在這甲板與其周邊一公尺的範圍作用
那已經是我們的一切了,一切的一切的一切。
海流有時將甲板帶往與夢很近很近的海域,只差一點點就會碰到
你趕緊伸出手,用最怪異最扭出的角度將自己的身體延展,再延展
再你快要觸及那夢的時刻,海流轉了方向。
你在心裡告訴自己,下次一定抓的到。
在粉飾太平的諸多表象之下所運作的那片海洋,那甲板上疲倦且亢奮的身體
總是徒勞的運作模型,總是等待那命定的意外時刻才能抵達終點的環狀奔跑
總是重複,總是等待,總是期待然後失效
精神分析師說那正是慾望的目的,以驅力為半徑,以慾望目標為端點所畫出的原型
差異哲學號召我們用慾望去抵制這週而復始的愚蠢圖示
用瘋狂,用徹底極端的慾望去衝破一切平凡無奇的無價值的模型
他們說:大寫差異,總是已經重複,它必將繞經他者復返成為另一全然不同於他的差異
然而我們只能等待,甚至不知道等不等的到
我們早已將姿勢準備好,等待海流將我們帶往允諾之地
然而又看見它一次次的捉弄著我們,一次又一次殘酷的重複著
我們究竟為何能忍受這種重複?
為何還能將這重複的降臨當成某種可貴之物?
令人疲倦且厭煩的存活,到底要如何才能成為真正的生命?
甲板上的小人的眼神變了,他收回原本伸直過久而僵直的雙手
將身體的重心從甲板的邊緣移回自己身上
他看著自己的雙手,眼角瞥視著夢所在之地
血液湧上他的腦門,順著頸部血管無法克制地往上沖
在緊繃的面部肌肉的凹陷處,他的眼睛無限膨脹,從黑暗的窟窿裡發出詭異的光
緊閉的雙唇因為肌肉的緊繃而無法張開,他失控的狂嘯反而成為最寂靜的話語
他以最大卻最安靜的方是在內心喊著:受夠了!受夠了!受夠了!受夠了!
小人內在的爆炸,事實上拉扯于兩種力量之間
一邊是絕對的對於此時此刻的一切的厭棄與痛恨。
另一邊是驅使這痛恨產生的原初的夢想/期待與渴望。
在否定的手勢作用的同時,我們不能忘了這痛恨事實上是後於夢才誕生的
小人內在的爆炸,正是他作為一種生命的綻放時刻
卻未必能替他贏來作為一種生命所該有的自由與浪漫
也許那高張的能量能讓他學會飛翔,那麼他就不再會被海流所折磨
也許那能量反而點燃了乾燥的甲板,讓他自己從此徹底熄滅
海面上沒有先知也沒有神諭,當他仰望星空,也不曾看見神的身影
他的賭博終究是自己的賭博,賭注也是他自己
他賭的究竟是那位於慾望目標的夢,還是自己作為一種純粹生命的尊嚴?
狂嘯中逐漸失去人的意識的小人已經無法再記得那些
他只想離開,徹徹底底的離開
但不是坐在甲板上順著海流飄離,也不是從甲板上起身猛然跳盡海里
那些都太過羞辱生命,他這麼想,他想著,想著,想著,他的思緒陷入沈冥
卻未曾找到適合的出口,他的身體在等待行動,等待心靈給它指示
但那已經瘋狂的身體卻一直都沒有等到他應得的允諾,它只能凋零。
內在的風暴逐漸中和,逐漸穩定,逐漸不再以離散或對衝的方式燃燒
小人回過神,想起自己的存有/記憶/目標/處境
他的眼神從癡狂中凝滯下來,開始再次像是人類
混雜著淚水與其他的扭曲的臉部肌肉平靜下來
垂下眼,看著僵直的手指,鬆懈從頸部一散而落,蓋過他的肩膀與上臂
手指仍然打不開,疲倦湧上,眼球感到乾澀
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冷靜了,還是失去力量
海流仍舊無聲無息的帶著甲板在漆黑的夜裡流動
嗡嗡作響的海聲只提醒著時間的不停歇,卻不曾提供座標與方向
他的身體逐漸冷卻,從一團無法辨認的火焰凝滯成為一尊雕像
一個如高瘦的塔一般的漆黑物體,佇立在一小片甲板上
以及無垠無涯的不停歇的海
他冷卻的身體還能夠讓他感受得到一絲灼熱的靈魂或是傷口
很小很微弱的如針一般插在心口,淌血之處,也正是靈魂的光顯現之處
順著傷口的癒合,人只會越來越不像是人類,越來越不像是生靈
反倒是一台毫無意義的機器,與海面形成一貞圖像,美麗但無意義的永恆的圖像
使點勁弄鬆僵直的肩膀
他又抬頭忘了一眼天空
還是沒有看到上帝。
也沒有星星。
-------------------------------------------------
面對妳,我總仍有餘力寫一首詩或一篇散文。
雨還是不停地下,我想起我們沒有一起度過幾個下雨的日子。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雙年展與怪獸性:
順著TB12的策展論述中對於「怪獸」的描述,首先怪獸可視為一種描述現代性的方式,同時也是決定著彼岸與他方的界限,一切對立在怪獸性的中介下緊密相鄰,或正是「怪獸性」的出現在才切分出對立的兩邊,在此我們似乎可以察覺在此語境中,怪獸就是一種感受性的切分以及分配機制的形象化存有,而在TB12提出一系針對由想像/虛構現代怪獸的思考的同時,我們是否也可以思考TB12本身的怪獸性?關於TB12所呈現出的高密度的資訊量,友人曾提到:對於某些觀眾而言,TB12會是一面樹立於觀眾面前的高牆。而這「墻」的比喻無疑正是更深切地描述著TB12對於觀眾的區分/分享/排出機制,即便「切分觀眾」總是一個仍有爭議的概念(畢竟在觀眾中做出劃分,難免藏著階級化的鬼魂),確也是展覽策劃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抉擇,但對觀眾而言,這墻的存有不也正是顯示出你/我作為觀眾,是否被劃為策展人所預設的標準觀眾?而未被視為標準觀眾的觀眾能做的選擇有二:在索然無味的困惑中拖著疲憊的身體離開,或明天繼續努力翻越這高牆到達彼端,換言之,努力地使自己「變成」標準觀眾。或許TB12本身也恰恰正是一頭同時望向過去與未來的現代怪獸,而且自古以來人們從來無法殺死怪獸,只能瞻望它,或著不理它。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
看的到力的模型
反而失去描述它的能力
然而它是如此真卻的運作著
作為一個單子
每一個單子的內部都是一個由諸多力量所部屬的場景
而正由諸多單子作為特異點所共構的部屬形成我們所思維的世界
每一單子的內部與外部,同樣都是一個反射整個宇宙的圖示
或是單子作為內外交界的邊界,正是最弔詭的存有
一方面單子的內部僅以部分反射的方式印射整個宇宙
另一方面,整個宇宙同時由這諸多單子的集合所構成
單子的表面有如鏡子,其內部與外部同樣是宇宙
僅有其自身僅身為一種不從屬於宇宙,卻又構成宇宙的邊際
既是元素,又是擬像,這宇宙觀或許更契合差異哲學的立場
也就是一種由無同一性的擬像不斷自我增生的宇宙
一種樂觀主義的布希亞擬像論
或許,布希亞撤徹底底的是對的
唯一錯的,是他所仍然殘留的馬克思式的鄉愁
反而失去描述它的能力
然而它是如此真卻的運作著
作為一個單子
每一個單子的內部都是一個由諸多力量所部屬的場景
而正由諸多單子作為特異點所共構的部屬形成我們所思維的世界
每一單子的內部與外部,同樣都是一個反射整個宇宙的圖示
或是單子作為內外交界的邊界,正是最弔詭的存有
一方面單子的內部僅以部分反射的方式印射整個宇宙
另一方面,整個宇宙同時由這諸多單子的集合所構成
單子的表面有如鏡子,其內部與外部同樣是宇宙
僅有其自身僅身為一種不從屬於宇宙,卻又構成宇宙的邊際
既是元素,又是擬像,這宇宙觀或許更契合差異哲學的立場
也就是一種由無同一性的擬像不斷自我增生的宇宙
一種樂觀主義的布希亞擬像論
或許,布希亞撤徹底底的是對的
唯一錯的,是他所仍然殘留的馬克思式的鄉愁
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追著自己尾巴跑的狗
已經完美的示範了慾望的運動形式
--------------------------------------
如果你望向星空,你會看無法窮盡的可能
浩瀚的未知讓你如處無根基的無限自由
在此一切的意義,存有,價值,倫理都彷若朝露
你害怕,你害怕無窮的自由與無限讓一切都無法開始
如果你望向現實生活
你看見無窮無盡的不可能
毫無出口的限制,無處不再的緊繃佈署
在此一切的意義,存有,價值,倫理都彷若同強鐵壁
你害怕,你害怕無窮的不可能讓一切的自由與創造都無法誕生
------------------------------------------
鏡子?
那是F早已描述的怪異凹折
是可能性,也可能是荒誕
-----------------------------------------
我-他者-我-他者-我-他者~~~,差異差異差異差異差異~~~,變形金剛,變形蟲,有等於無有,折返回無盡深邃的空洞,或是無限開放的外在,兩者皆不可知,已知在此只是兩種無限未知的中間地帶,這宇宙觀,根本的立足於神祕,神祕或許帶來自由,卻也縮限了基底,本益平衡下,你會選擇哪邊?我,還在猶豫要不要下水。
------------------------------------------
不迎向差異,就不可能差異
以同一為基質的城牆,永遠是差異的抹煞者
----------------------------------------
老問題,你何時準備好真正的離開?
你捨得離開嗎?
你對於未知的慾望,真的足夠驅使這台機器啟動嗎?
你付的出那樣的成本嗎?那賭注你下的了嗎?
----------------------------------------------
一切始於虛無,終於虛無
已經完美的示範了慾望的運動形式
--------------------------------------
如果你望向星空,你會看無法窮盡的可能
浩瀚的未知讓你如處無根基的無限自由
在此一切的意義,存有,價值,倫理都彷若朝露
你害怕,你害怕無窮的自由與無限讓一切都無法開始
如果你望向現實生活
你看見無窮無盡的不可能
毫無出口的限制,無處不再的緊繃佈署
在此一切的意義,存有,價值,倫理都彷若同強鐵壁
你害怕,你害怕無窮的不可能讓一切的自由與創造都無法誕生
------------------------------------------
鏡子?
那是F早已描述的怪異凹折
是可能性,也可能是荒誕
-----------------------------------------
我-他者-我-他者-我-他者~~~,差異差異差異差異差異~~
------------------------------------------
不迎向差異,就不可能差異
以同一為基質的城牆,永遠是差異的抹煞者
----------------------------------------
老問題,你何時準備好真正的離開?
你捨得離開嗎?
你對於未知的慾望,真的足夠驅使這台機器啟動嗎?
你付的出那樣的成本嗎?那賭注你下的了嗎?
----------------------------------------------
一切始於虛無,終於虛無
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我正想像著答辯可能會出現的提問與回應
一方面這些語句的推進與周旋彷若下棋
另一方面真正有趣的反而是這謎局所呈顯的美學價值
思維的美學效果始終是個迷人同時弔詭的癖好
我看見你推進的身影已經略顯疲乏
就在那個疲憊的身體被偵測的瞬間
切入的裂隙也同時誕生
因為我知道那就是你正在搏鬥的邊界
那邊界決定了你所工作的場景
是你的寄存,亦顯示著你正在邁進的不可能
此介面正式邊界,也是我得以將你定位的立足點
透過這個位置上的確定
我得以將你置入我的戰局來思考
我知道你在哪裡,而你還不知道我
光是如此,就已經是一個絕佳的先機
有此先天優勢還不把握,不就虧大了嗎?
只是個遊戲,純粹的虛擬,以及這虛擬帶來的強度
而我們也不能忘了,這造假的威力同時反應著想像力
以及想像力對應於現實存有以及現存邏輯的有效性
它具有威力正是因為他某種程度上的已經有效了
至於能否發揮出對應於現時的立即反應
我想,那已經不是一個思考的主體所在意的面相了
一方面這些語句的推進與周旋彷若下棋
另一方面真正有趣的反而是這謎局所呈顯的美學價值
思維的美學效果始終是個迷人同時弔詭的癖好
我看見你推進的身影已經略顯疲乏
就在那個疲憊的身體被偵測的瞬間
切入的裂隙也同時誕生
因為我知道那就是你正在搏鬥的邊界
那邊界決定了你所工作的場景
是你的寄存,亦顯示著你正在邁進的不可能
此介面正式邊界,也是我得以將你定位的立足點
透過這個位置上的確定
我得以將你置入我的戰局來思考
我知道你在哪裡,而你還不知道我
光是如此,就已經是一個絕佳的先機
有此先天優勢還不把握,不就虧大了嗎?
只是個遊戲,純粹的虛擬,以及這虛擬帶來的強度
而我們也不能忘了,這造假的威力同時反應著想像力
以及想像力對應於現實存有以及現存邏輯的有效性
它具有威力正是因為他某種程度上的已經有效了
至於能否發揮出對應於現時的立即反應
我想,那已經不是一個思考的主體所在意的面相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