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率真完美世界

率真-對立於功利主義的盤算
直指慾望,想喝珍珠奶茶就是想喝
杜絕了多餘的思考,也不企圖反思慾望的原由
思考與盤算此時成了萬惡的源頭-想太多

然而我們該如何思考關於所謂的率真
好比說當一個男人慾望一個女人的時候
思考究竟是不是一種原罪
他應該盤算著道德與對象意願的種種因素
或是直指慾望,直接以肉體力量的優勢去滿足慾望?

率真是否構成一種善
我們駁斥別有企圖的善行
好比為了積德而行善,或是為了另外的目的而幫助他人
善應該存在於一種無私的態度
然而無私是否等同於善

這裡我們都企圖對於善作出某個"僅有利於他者,無利於主體"
的假設,然而"為什麼犧牲此時成了善的原型"是有趣的
犧牲自己而成就他人之爽暢,在僅有一人能存活的情境裡把機會讓給他人
而無關呼那存活的他人是誰,或是可能造成什麼樣的局面

於是,此時犧牲的原形其實並不是善
而是對於主體的慾望的壓制
就好比性欲的自我壓制被認知為一種道德
因為在某種奇妙的意識形態裡
一但人能夠戰勝原欲,即被視為一種脫離人類原罪的光明時刻
屬靈與屬血的對立,典型的基督教思想的原型

我們是否將宗教對於善的認知廣泛的延伸於所謂對於善的理解?
結論當然是否定的 ( 除非男人真的可以取八個老婆,女人必須聽命於丈夫 )
然而我們仍無法定立一個更完善的對於善的認知

然而此時,率真又在淺移莫化中轉移到善的對立面
想要卻說不要,多麼虛偽的表情?

轉移到左派理論,假設重要的是一種平等的發展權力
那這樣的一個平等有沒有可能是率真的?
當權力者想喝珍珠奶茶,又不想花錢,必然壓榨下游廠商
下游廠商當然不願意被壓榨,於是所謂的社會正義開始走向回歸袒護主體的慾望
因為誰都不希望成為被犧牲的角色
率真在次成為社會正義的原型

那如果我們又套回壓制主體的慾望即是善,在左派理論理會是什麼樣的形狀
權力者想喝奶茶且想省錢,但他壓制了這層慾望,所以不會壓榨下游廠商
下游廠商想袒護自己的權益卻不願意表態,這時因為權力關係已經在這層互動裡被瓦解了
似乎看起來壓制主體欲望確實是一個考靠的善的途徑
於是率真又成了原罪,因為只要不直指欲望,問題便蕩然無存

那麼,當人想吃飯的時候,卻壓制欲望,就不會產生糧食生產不足的問題
只是人們會餓死

當男人欲望女人的時候卻壓制欲望,就不會有女性被ooxx
只是人類會決種

當一個人想活下去的時候壓制了欲望,就不會有人口爆炸

當人們想死的時候壓制了欲望就不會有自殺問題

於是我們將構築一個壓制欲望的完美社會

我們不吃,也沒有性,不需要歡娛,也不用激情
既不是活的也不是死的
這便是絕對的善,一種由殭屍構築的完美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