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上層建築(意識形態)
擅自修改了阿圖瑟的公式     -------------------------
                                                 基底(生產條件的再生產)

                                                            想像秩序
                                                 象徵秩序             真實
變成                                    ------------------------------------
                                                 基底(生產條件的再生產)



日 前我一直在思考在精神分析中『作品本身的存在事實』應該被放在波式節中的什麼位置,如今我做出一個假設,是假使精神分析的研究全都是針對『幻見』的 研究。如此一來被當作可以解釋所有精神分析內容的波式節就可合理的被當作某種『幻見-波式節』,也可套用到阿圖瑟的公式中(因為阿圖瑟定義下的意識形態幾 乎等同於紀傑克式的幻見)。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更進一步將作品本身當作某種基底,也就是作品之於一個社會產出物必然的經濟命運,這個假設是否過於武斷?回到阿圖瑟的說詞:生產條件的再生產乃是社會的經濟運作的基本(待確認)。也就是說 -確保這一切物質條件不會消失。更進一步說就是維持社會架構在物質需求層面的完整,那麼藝術品生產是否也存在著相同的面向?或是說,有沒有一種藝術品的生產原則是抵觸生產條件的再生產的呢?
似乎是有的,前衛主義的諸多口號中確實時常存在著摧毀這套生產規則的意味,甚至延伸至達達的反藝術,國際情境主義的廢除藝術,乃至九零年代的機制批判。然而不能忽視的是在這些口號之後產生的效應又是什麼?在Andrea Fraser的『From the Critique of Institutions to an Institution of Critique』(待確認)一文中便提到,當機制批判已然成為一種新的機制,換言之,逃離生產模式疆界的藝術形式卻總是不斷的被拉回,或擴充成為新的機制。這裡我 們假使把『藝術家的企圖』剔除,那麼除了口號之外,事實上藝術從來不脫『生產條件的再生產』的原則,亦或所有企圖逃離這個原則的方法終究會還原到這個原則之中。
另一個角度來看 ,藝術生產的原料是否可能脫離社會關係?藝術生產的條件是否不需要被再生產(或有可能不再被生產)?這裡我們似乎必需更嚴格的定義『藝術』,假使我們沿用丹托的藝術世界論點,那麼藝術的定義在於藝術世界(機制),所有藝術生產的前提必需是產出自藝術機制,而每個藝術生產的過程,都是藝術機制的再生產,也就是『藝術生產條件的再生產』。

而假使上述描述為真,那麼我們就可以大張旗鼓的進一步推演,針對作品給出的想像,幻見,象徵或真實提出開闊的分析方法。(未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