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字根inter-一字解釋為“相互”、“交互”,以inter-作為中介,凡連結在此一字根後的名詞,都必產生相互結合、交織的作用,連接人、事、地、物、數,甚至更多的文本。從克里斯多娃(Julia Kristeva)誕生「互文性」一詞開始,文本理論在後結構主義的解構氛圍中迅速延伸出許多廣義的概念:“一個詞(或一篇文本)是另一些詞(或文本)的再現,我們從中至少可讀到另一個詞(或一篇文本)。”8互文性從這裡開始獲得一個引用延伸的概念,一個詞從其他文本之中串聯更多的詞,使之成為一個句子,同時轉變自己原有的內在規範、語義和用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繼而補述克里斯多娃的觀點,在《百科全書》裡表述互文性是:“每一篇文本都是在重新組織和引用已有的言辭…互文是由這樣一些內容構成的普遍範疇:已無從查考出自何人所言的套式,下意識的引用和未加標注的參考資料。”9不斷閱讀或與文本交互時,文本的主體和自身的主體從此時此刻開始對話,書寫的過程中,這些主體無所不在,它們從容地顯現在我們面前,從引用到抄襲,從合併到拼貼,互文性提供文本的創作者兩種以上在內心衝撞的矛盾主體,提供創作者寫出多樣的記憶,或者堆疊與回歸文本的歷史,又從中隱而不顯地既說“我”,又說“他”。

                                                                                     -<身體與我:與羅蘭巴特相遇> 陳姿蓉


========================================================================

偶然重新閱讀吉兒的文字
也是我最初遇見"互文性"的地方
仍無法理解為何當我把<互文/引用-拼貼詩>這三個關鍵字放在一起,時引起問號
那不是真的很直覺的可以聯繫到想像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