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




創作與其不滿-創作主體的自我例外技術:

我們談了太多關於「不滿」的命題,Foucault的自我技術似乎成為一個十分清新的提議,而這個字眼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他精緻的描繪了一個主體「如何使自己感覺良好」,也就是作為一種另類於「不滿」的切入方式。我們也可以從「主體詮釋學」中看到Foucault如何透過各種史料整理,並還原出各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方式以及前提,且並非區分出孰優孰劣,而是整理出各種不同的「自我技術」的運作方式與目的。

自我技術用於創作者身分來思考的時候,問題似乎則更加具有張力。「自我感覺良好」始終暗示著「良善的我」,也就是說他總是一個關乎倫理的命題,然而創作者似乎不可避免的必須回應社會倫理,以實現「現存感性分配」以外的感覺的可能性與多樣性,也就是我所談的「感性的再分配」。但這麼一來,創作者似乎必然的不得遵守大眾倫理。

然而如果迴避了大眾倫理,那麼創作者如何產生「自我感覺良好」或著「良善的我」?他如果已經率先的否定了典型倫理,那究竟是再哪種「倫理」的前提下得以界定創作者的「善」?

依據此推論,創作者必然需要一套特殊的倫理以建立其「自我感覺良好」,且這套倫理絕對的迴異於大眾倫理。也正是再此,創作者的自我感覺良好,很可能必須透過一種特殊的主客體互動建立。這個特殊的主客體互動,正是所謂的藝術圈的倫理,也就是某種藝術正確嗎?

當然不,如果一個創作者服膺於「藝術圈倫理」,那麼便必然的否定了藝術的創造性,也就是說他總是只能做出「已經可被藝術圈能接受的」的庸俗創作,而無法以更激進的方式,去尋找一個藝術圈尚未發現的絕對的創新。藝術創作只有在「將藝術推向非藝術」的越界運動中才成立。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創作者似乎無法具備一個固定且恆常的倫理,並以此為最大賭注,換取最大的能動性以及創造潛能。

在此推論下,創作者無法依據任何一個固定的倫理,而是必須藉由「逃逸」與「否定」作為其唯一倫理,才可能確認其恆常的能動性。這麼一來,創作者總是「不滿」的,或是一旦創作者開始感覺到「感覺良好」,那麼這個「使感覺良好」的倫理很可能又必須即將被推翻,再次跳入另一個域外,再次開始以毫無固著基底為其立足點,再次迎向一個「非-倫理」,並將好不容易獲得的「自我感覺良好」,再次交換給焦慮與困頓。

事實上這彷彿是我長久以來一直關心的問題,或是進入藝術圈之後我始終在思考的問題──「何謂藝術創作?」,這個對創作的定義,似乎不可能與「創作者的自我技術」和「藝術正確」分開討論。也就是說「何謂藝術創作?」本身就已經是一個關乎著藝術創作的倫理的提問(或至少我正是站在一個倫理的角度在思考這個問題),這倫理也牽涉著「我要如何認同自己」,以及在什麼前提,什麼關係,什麼運作中,得以認同自己?這一套「創作者的自我認同」模式中,究竟存在著什麼樣的法則或模型?我要說的是,「藝術創作」肯定是有一套相關的模型可供參考的,以致於我們可以區辨出何謂藝術,何謂非藝術,如何是具備創造性,如何是庸俗之作。這套區辨機制到底是什麼形狀呢?

如今,至少我已經獲得了能夠「討論它」的語言。(5/17 18:42)




-----------------------------------------------------------------------------


然而「藝術創作者的自我認同」的另一面則是,在什麼條件下主體得以成為一個藝術創作者?這個關乎「條件」的思考,便首先假定了一個藝術創作者的模型,並棄圖對這個模型作出具體的描述。也就是必須先有一個「藝術創作者」的框架,一個自然主體必需逐漸地使自己符合這個框架,然後成為一個藝術創作者,抑或只有在他正在朝向這個框架進行修身操作的時刻,他才可能建立起一種「我就是藝術創作者」的自我認同。

然而對應於藝術創作者的特殊主體,作為一種永遠處在對其現有邊界進行越界動態的例外主體,上述這種「自然主體必須透過某種修身技術,已成為一個藝術創作者」的流變狀態,似乎又背反了創作者的越界本質。一方面藝術家必須流變為非藝術家,以求取創造性。但另一方面藝術家又必須先從自然人流變為藝術家,才可能追求這個越界中的特殊主體的實現。於是此問題意識變成一種蛋生雞或雞生蛋的問題,一種咬尾蛇的主體關係便在此顯現出來。這也正是我想談論的一種關於創作者自我技術的難題,如何成為一個藝術創作者,即便是自我感覺上的,無疑都已經是一個非常難解的命題?對此,直接付諸實踐當然是一個方式,但難道這個問題真的無法用語言去談論嗎?不,當然要試了才知道。(5/18  03:18)




-----------------------------------------------------------------------------
如果從D的角度來看,也就是以「不要問X是什麼,該問的是X與什麼,以何種方式運作」,那麼藝術創作者的自我技術問題似乎就相對簡單的可被理解:也就是藝術創作者究竟實現了什麼樣的藝術創造性,以及產生了什麼效果,他與藝術圈或大眾(哪種大眾)產生關係,此關係如何運作。然而假使以這個思路切入,那麼問題的困難點反而在於「何謂藝術?」,正因為必須先界定藝術,才可能界定某個未知的X可與藝術產生關係,並且實現一種創造,同始與藝術互動,並發生效果。我想,這顯然不是一個適當的思路。(5/18 03:5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